课程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载体,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居于最核心的地位。课程目标达成是毕业要求达成的前提,课程大纲是课程教学运行的依据,是保障课程目标达成的前提,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课程大纲。为切实做好2021版培养方案课程大纲的修订,特做出如下指导性意见和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需要立足课程内容去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提供必备的学习资源,并用恰当的考核方式去衡量。因此,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新时代,课程大纲的构成与传统教学大纲(只是课程内容)有明显的不同,它应该包括课程目标(含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关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安排、考核方式方法、教学资源、考核标准等内容。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要达到的效果,是毕业要求达成的重要支撑,课程目标必须清晰并且可评、可量、可达成。它包括总体描述和分项描述两部分。
总体描述是对学生学完本课程能够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述。要求高度凝练,并保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与学生的水平相适应,与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相适应。
课程目标分解则是把课程目标分解成为几个可测量、可达成且支撑某一毕业要求分解项的具体目标。
课程目标的描述,一定以学生为中心,如:总体描述用“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和训练,掌握.......,具备.......”而不是“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使学生.......”;分项描述要用(1)掌握.......知识和.......理论;(2)具备.......的能力;(3)........ 。
教育的功能是立德树人,课程教学与育人要同向同行,课程目标一定要融入课程思政,在总体描述中要有体现,在分项描述中要有具体目标。
设置课程是为了达成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务必与毕业要求相对应,在教学大纲中,需要列出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具体分解点(详见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矩阵)的对应关系,彰显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达成的主要载体,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达成课程目标,因此,在课程大纲中,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需要明晰如下几项内容:
1.章节教学内容及对课程目标的支撑点
2.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章节具体内容确定,含课程思政)
3.教学重点和难点(列举即可)
4.实验/实习/实训项目(列举即可,没有的写“无”)
5.教学学时(含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
6.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列举即可)
7.教学内容(分层次列出主要内容)
8.本章学习建议(根据本章内容特点给学生提出学习建议)
(三)课程教学方式方法
对本课程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加以说明,并说明每种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什么样的课程内容。
(四)实践教学安排
即课程的实践课时是怎么具体安排的?在这一部分,可根据课程特色和课程目标灵活设计,但一定说明实践教学在哪些环节、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用什么样的方式考核?考核标准是什么?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去支撑,建议所有课程都根据课程特点设置一定的实践环节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主要是说明为了达成课程目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考核及各种考核方式在总成绩中的占比。
为促进学生学习,一定改变“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建议考核采取不低于3种以上的方式,必须纳入过程性考核;期末考试以外的考核至少占总成绩的30%。
期末考试以外的考核(含过程性考核)务必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实施结束后一定有支撑材料)。
(六)主要课程资源
包括选用教材、主要参考书目、其它学习资源(专著、论文、慕课等),列举出最核心的即可。
(七)课程考核标准
对应课程具体目标的相关教学内容,要制订出不同成绩等级的相应考核标准。
二、做好课程大纲的建议
(一)集体研讨
课程大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以课程目标为统领,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教学方法去促进,以教学资源去助力,最后通过课程考核去促成。因此,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资源、考核方式都需要系统设计。
为此,学院、专业、课程组,务必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立足课程性质和特色,通过深入研讨,准确确定与专业培养方案相统一的课程目标及其分解,明确为达成课程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式方法,并提供必需的课程资源。
(二)压实责任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把所有课程分解到人,确保所有的课程和培养环节都有人承担,都能按时做出目标明确、实施路径清晰、方法科学、考核方式方法合理的大纲。为教学规范运行提供坚实依据。
(三)体现专业特色
在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式方法方面,鼓励专业探索创新,形成专业特色,推出“一院一品”或专业模式,推动教学改革深入。
三、时间安排
1.8月31日前完成所有课程(包含实验和实践课程)的大纲。
2.9月15日前,学院完成审核、修改完善。
3.9月20日,每个专业的课程大纲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顺序(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做成一个word文档(做好目录);公共课的课程大纲由承担学院按照课程模块编为一个word文档(做好目录)。以上文档的电子版发至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联系人:彭辉
联系方式:0538-6716583,19819250373
附:课程大纲参考模板